
医院等级:三级
省市县区:广东省、东莞市、
医院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上场路2号
联系电话:0769-82766333
联系邮箱:
医院网站:https://dgzxyjh.com/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建院年份:1961 年
经营方式:国营
现有床位:600
评论:0
浏览:570
医院等级:三级
省市县区:广东省、东莞市、
医院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上场路2号
联系电话:0769-82766333
联系邮箱:
医院网站:https://dgzxyjh.com/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建院年份:1961 年
经营方式:国营
现有床位:600
评论:0
浏览:570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始建于1961年,2019年经东莞市委市政府批准更名,纳入市属三级医院管理,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及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公立医院,是东莞市中医康复中心、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单位、东莞市中医康复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东莞市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广东省护理学会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是国家二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广东省创伤中心。
一、医院规模
医院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畔,地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的核心轴及东莞市区、松山湖、滨海湾三大片区中心节点的大岭山镇。医院现有总院区、建卫院区共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5.7万㎡,总建筑面积7.7万㎡)和东莞市第二看守所门诊部。医院编制床位600张(其中总院区450张,建卫院区150张),开放床位超过700张。医院2024年门急诊量近54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2.33万人次。
二、人才队伍
医院现有员工7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72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0人,硕博研究生60人,3人获选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何伟平、刘兴华、郑壁伟)。全院执业医师282人,中医执业医师105人,占总医师比例超过37%,中医及西学中医师203人,占总医师比例超过65%。同时,医院还聘请了一批省级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团队在我院开展日常医疗、教学、科研等指导工作。
三、专科优势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设有30多个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临床住院病区13个。中医药内涵建设初显锋芒,现有省中医药重点专科3个(产科、心血管内科、骨伤科)、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肺病科、康复科),省伤口造口名医护理团队工作室1个(张艳红)、10个市重点(特色)专科(康复科、产科、骨伤科、心血管内科、肺病科、中医妇科、治未病科、针灸科、中医护理、伤口造口护理专科),康复科、肺病科是东莞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试点项目。医院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第三附属医院的合作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康复科刘悦教授团队、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何伟团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质疏松科学术带头人黄宏兴教授团队等定期来院指导工作。
医院康复科发展优势明显,还成为2024年东莞市唯一一家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的单位。针灸康复科是东莞市针灸推拿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东莞市中医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王小寅主任(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定期、江烨主任常驻我院开展工作,目前中医康复专业技术已达省内先进水平。该科由门诊、住院、高压氧室三部分组成,门诊部包括总院及建卫院区,设有康复大厅(治疗区)2个,配备了多种先进理疗康复设备,已开设4个康复病人住院病区,开放床超200张。医院以“多学科联合的大康复”理念,推动康复医学与临床学科亚专科融合,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伤科、外科、妇科、产科及儿童保健科等亚专科康复形成协作机制,对于脑卒中、骨伤科、痛症等患者做到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四、中医药传承创新
医院拥有东莞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林琳、黎小斌、林赤、高舜天、李洁),市级名中医药师承项目指导老师1人(张志峰)。积极推动院内制剂项目建设,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合作研制“祛痰化浊方”等五个院内制剂,积极推进膏方等特色个体化用药加工服务的使用,现有“月子膏方”等11种协定膏方,为群众提供膏丹丸散以及复方颗粒等剂型的用药服务和中药代煎、配送服务。医院还引进了刘氏毫火针的省级非遗项目,成立了“刘氏毫火针工作室”和“刘氏毫火针研究室”,积极推动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赓续传承。
五、科研教学
医院注重临床与教学、科研的结合,设有多个教研室,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每年接收见习生、实习生、进修生上百人。近年来,获省、市级科研立项75个,其中中医药类科研立项31个。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广东省非遗项目“刘氏毫火针疗法”临床教学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
六、先进设施设备
医院设施齐全,拥有病理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PCR)实验室、层流手术室(含百级间)、腔镜专用手术间等先进设施,配备了CT4台(1台为64排128层CT)、磁共振2台(1台为3.0TMR)、数字化乳腺X射线机,腔镜系统(含4K超高清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椎间孔镜、椎间盘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钬激光系统、电子胃肠镜、海博刀、超声内镜、电子支气管镜等)、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在内的先进设备近1700台,总值约4.6亿元,达到东莞市先进水平。
七、发展规划
大岭山镇政府、东莞市政府、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大力支持医院高质量发展,调配了1.8万平方米储备用地作为我院医疗用地,医院拟将该地块规划建设综合楼和中医康复中心项目,预计增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市中医院共同形成东莞市“双核驱动”的中医药改革发展核心力量,进一步完善东莞市中医康复服务体系,带动全市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
未来,医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的发展目标,铆足干劲将医院建设成为以中医药康复服务为主要特色,在东莞地区有较高影响力,且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康复医学设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水平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同时,医院积极探索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深化合作,着力创建广东省康复中心东莞中心和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东莞分院。打造“医德好、技术好、服务好”三好标准、实现“群众满意、员工满意”双满意目标的医院。
Q友评论Q友评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Q医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