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医临床诊疗讲究辨证论治,然而中医处方用药交代内容却大多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汤剂药效的发挥。作为中药药事服务数字化建设的探索者,杭州唐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2021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牵头起草《常用汤剂服用指南》国际组织标准,到今年与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在用药指导方面的合作,我们对智能药嘱的理解和认知也在不断加深。近期,唐古药事研究团队撰写的《规范中药处方证型诊断术语,助力智能药嘱服务精准化发展》一文刊登于《中国中医药报》,详见下文:
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剂型,具有便于加减、制备简单、吸收迅速、相对安全的特点。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中药汤剂药效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做好“中医处方一件事”,构建中药处方格式标准
2022年6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开展“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建立标准化中医处方。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制定全省统一的中医处方格式标准,完善中医病名、中医证候、中药剂型、服用方法等内容,按照省级先行、市县试点、全省应用的要求推广于全省医疗机构,实现中医处方标准化数据互通共用。届时,医院中药处方需注明治法、证型信息后方可进入后续审方缴费流程,且所有治法、证型术语需从全省通用治法、证型术语数据库中进行遴选。该数据库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修订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标准构建而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先进性,可确保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处方诊断信息能够与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顺利衔接。
辨证论治是临床核心,用药指导有同亦有异
目前,中药处方用药交代内容大多千篇一律,但药随方遣,方随法出,法因证立,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核心,由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的不同,用药指导理应同中有异;由于学术流派、生活地域、时令气候、体质强弱、男女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便针对同病同证,遣方用药未必相同,但证型能够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属性,具有高度概括性,因此用药指导又应异中有同。例如针对治疗温燥伤肺的清燥救肺汤,应煎煮600ml,日分2-3次,空腹滚热服;治疗暑温夹湿,复感于寒的新加香薷饮,则应煎煮400ml,日分2次,先服200ml,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饭后冷服;治疗伤寒下痢不止,热在下焦的赤石脂禹余粮汤,则应煎煮400ml,日分3次,睡前温服。
构建“证型-用药交代”关系模型,精准推荐个性化用药交代
中药药嘱服务平台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推理技术,梳理“证型-用药交代”标准数据知识图谱,构建关联关系模型,同时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真实世界大量方剂数据的训练学习,探索真实处方与主治证型之间的关联规律。在基于证型精准生成用药指导的同时,利用余弦相似度算法对方剂配伍特征进行建模预测,二次审核临床处方与标注证型的匹配度,避免由于医师误选证型,出具错误用药交代事件的发生,继而为患者智能推荐更为精准,更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汤剂用药指导,有效解决患者对中药汤剂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度较低,中药汤剂用药交代内容格式缺乏标准,中药汤剂用药交代服务效能较低等问题。
以中药药嘱服务平台为抓手,制定中药处方格式标准,规范证型诊断术语信息,搭建用药指导关系模型,将有助于构建良好药患关系,提升服务监管效率,让广大患者享受更加精准优质的中药汤剂药嘱服务。
作者:王培杰 张 峰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Q友评论Q友评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Q医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