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与心血管疾病共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慢性疼痛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评估了相关的危险因素与生物学通路,并提出了基于循证证据的干预策略,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自2024年11月双方达成合作以来,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一直专注于探索疼痛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医学领域的优势,推动疼痛科学研究成果在消费者健康领域的应用和转化。 赫力昂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的生态系统,与国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坚定支持本土创新。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赫力昂在疼痛科学领域的前瞻性视野,也彰显了其在推动本土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的不懈努力。
本次活动特邀“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韵教授现场报告了合作成果。

王韵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与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临床与公共卫生的双重关注点。研究表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不仅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会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反之,既有心血管疾病又可降低疼痛阈值,促使病理性疼痛加重,形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恶性循环。在病理机制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可通过激活全身性炎症反应、损害内皮功能、诱发血小板高反应性与纤溶功能障碍、扰乱自主神经系统及造成代谢紊乱等多条通路,促进心血管病理进展。值得鼓舞的是,基于抗炎治疗、个体化运动处方与抗炎饮食等的早期综合干预,有望切断这一“痛—心”交互通路,既缓解疼痛,又改善心血管健康与预后。鉴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对心血管风险的显著影响,我们建议将疼痛管理纳入心血管疾病预防与评估指南中,推动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干预,以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结局。
赫力昂中国副总裁、研发中心负责人胡恒龙博士表示:“赫力昂始终致力于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坚定不移地推动这一战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外部合作,携手共创、共享资源与技术,推动大健康行业生态圈的建设。这一举措不仅将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还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助力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赫力昂中国非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张蕾女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这样的顶尖学府携手,将前沿的疼痛机制研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健康解决方案。这项关于共病机制的研究,为我们开发更精准、更有效的非处方疼痛管理产品提供了关键洞察,也让我们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的日常健康管理需求。”
赫力昂中国研发高级总监张欢女士强调:“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我们正系统性地探索从疼痛机制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完整路径,聚焦于消费者真实的、未被满足的疼痛需求。此次进博会上,我们共展出11款新产品,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选择,,这些产品涵盖了疼痛管理、营养健康和口腔护理等多个领域。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具创新价值的健康产品。”

此次研究报告的发布,是赫力昂积极携手国内顶尖高校,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推动从机制探索到产品转化的全链路研发的成果体现。自2024年12月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签约共建“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以来,双方始终聚焦消费者的真实疼痛需求,深入探索疼痛领域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致力于将前沿的疼痛机制研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健康解决方案。此外,赫力昂今年也与暨南大学成立“赫力昂·暨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聚焦抗衰老与关节健康,通过细胞学与人群研究开发关节软骨再生创新方案。
通过携手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产业伙伴,赫力昂将持续深耕大健康行业生态圈建设,致力于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健康解决方案,推动中国消费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贡献专业力量。
关于赫力昂(Haleon)
赫力昂(伦敦证交所 / 纽约证交所上市代码:HLN)旨在成为全球消费健康领域的领导者,秉持“以人为本,提升每日健康”的使命。赫力昂的产品组合涵盖六大核心品类:口腔健康、营养健康、疼痛管理、呼吸健康、消化健康、皮肤健康及其他。旗下拥有钙尔奇、善存、舒适达、芬必得、扶他林、新康泰克、百多邦、辅舒良、保丽净、益周适等众多经典品牌,这些品牌均以令人信赖的科学、创新和对人类健康的深刻理解为基石。




Q友评论Q友评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Q医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