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作为存储和处理患者医疗数据、个人信息的核心平台,保障患者隐私是其设计和运行的关键要求,主要通过技术防护、权限管理、流程规范、合规性设计等多维度实现,具体措施如下:

1. 数据加密与安全存储

- 对患者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病历内容、检查结果等)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进行加密处理(如数据传输采用SSL/TLS协议,存储时使用加密算法),防止数据被非法截取或篡改。

- 采用安全的数据库架构,设置访问审计日志,记录所有数据操作(如谁访问了数据、何时访问、操作内容),确保数据变更可追溯,一旦出现泄露可快速定位源头。


2. 严格的权限分级管理

- 基于“蕞小权限原则”对系统用户(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进行权限划分:

- 医生仅能访问其接诊患者的相关信息,无法查看非负责患者的数据;

- 护士权限限于其职责范围内的患者护理信息(如体征记录、用药执行等);

- 行政或财务人员仅能获取与统计、收费相关的脱敏数据(如去除姓名、身份证号的汇总信息),无法查看完整病历。

- 权限申请需经过审批流程,且定期进行权限审计,及时回收离职或岗位变动人员的权限。

3. 操作行为监控与追溯

- 系统自动记录所有用户的登录、查询、修改、下载等操作,形成操作日志,日志内容包括操作人、时间、操作对象、具体行为等,且日志不可篡改。

- 对异常操作(如短时间内高频查询大量患者信息、非工作时间登录系统等)进行实时预警,由管理员核查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4. 物理与网络安全防护

- 服务器部署在医院内部机房或符合医疗安全标准的云平台,机房采用门禁、监控等物理防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接触。

- 网络层面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病毒防护等技术,阻止外部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同时限制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的非必要数据交互。


5. 合规性设计与制度约束

- 遵循医疗数据隐私相关法规(如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国际HIPAA法案等),系统功能设计需满足法规对数据收集、使用、共享的要求(如明确告知患者信息用途,获得必要授权)。

- 医院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隐私保护培训,明确违规操作的处罚措施(如追责、法律责任),从流程和人员层面减少人为泄露风险。

6. 数据脱敏与访问限制

- 对于非诊疗场景(如教学、科研、统计),系统对患者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去除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可识别个人的信息,仅保留疾病相关的匿名数据。

- 限制数据导出功能,如需导出患者信息(如特殊病例讨论),需经过严格审批并记录用途,且导出文件需加密存储。

 

通过上述技术、管理、制度的多重保障,HIS系统蕞大限度降低了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同时平衡了医疗数据的合理使用(如诊疗协作、质量改进)与隐私保护的关系。


嘉讯科技HIS系统-嘉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ttps://www.jxhis.cn


发表评论期待您的独特见解

Q友评论Q友评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Q医疗立场

0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