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医疗

广州市华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认证获赞1

  • 企业地址:广州市番禺大道北555号节能科技园内总部中心2号楼1601-1602室

    联系电话:020-22883580

    企业邮箱:

    企业官网:http://www.huaease.com

  • 成立时间:2008 年

    企业规模:50-100人

    注册资金:1000万

    浏览次数:5225

搜索引擎 极速收录
内容推广 量身打造
品牌流量 助力曝光
想收录?联系我们

华奕医共体影像云平台其他推荐指数 5 星,同类排名第**位

产品介绍

一、项目背景

目前,云平台、云计算是已经普及并成为IT行业的主流技术,国内外都已经进入了云平台、云计算的研究热潮,同时云平台、云计算技术也逐渐成熟,大规模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和大型数据中心的建立也在同时进行。同时,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1211号)文件精神,加强推进省内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运用云平台、云计算技术,搭建合理先进的数据云服务平台,为广大患者、医务人员、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和协助,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方向。

二、解决方案

基于医共体机制,运用云平台、云计算技术,搭建医共体影像云平台,整合区域内医疗机构业务系统数据,打破各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孤岛,依托云平台的安全策略和大数据服务能力,以云存储为基础,开展创新云影像远程诊断、云影像会诊模式。通过采用“云电子胶片+图文报告+医疗影像云存储”,实现在区域范围内的无胶化和对影像检查资源(包括人才资源、检查设备资源等)的合理配置和全面共享,患者可对自己医学影像信息进行共享和管理,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同时,以医共体内主导医院作为当地医疗机构核心,构成的云影像诊断中心接入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上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影像诊断和区域范围内的疑难影像会诊及影像转检服务。

三、建设方案

1) 影像云数据基础平台

医共体影像云平台的建设依赖于基于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在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中,技术实现上主要包括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服务集成、业务流程集成和应用门户集成,从而构筑起一个全面多方位的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平台数据中心的交换数据的范围需要考虑包括上级平台、下级平台、本级卫生计生信息系统、省级远程医疗平台、本级其它信息系统、毗邻平台等。通过统一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实现平台与业务系统、省级远程医疗平台、之间数据的灵活交换,自动完成各类卫生计生业务信息系统中异构医疗数据的标准化转换,消除数据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由于分散存储而造成的不一致、不完整,实现数据的共享。

2) 云电子胶片及报告系统

基于医共体影像云平台建立云电子胶片及报告系统(云胶片),形成最新的影像云平台服务产品体系,为广大患者和医学专家提供了云端的电子胶片、各种影像报告和信息服务;患者检查结束后,待检查报告出来了会收到手机短信息提醒,患者可以第一时间点击短信息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输入验证码后查看自己的云胶片和电子报告,也可以在手机中调取二维码通过自助机扫描识别并打印报告,同时通过云安全应用及加密二维码分享云胶片及报告信息给其他专家会诊。

3) 影像远程诊断系统

基于医共体影像云平台建立影像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覆盖放射、超声、内镜、病理等多个科室,能缓解基层医疗机构现存的影像诊断医生缺乏、诊断水平不足等问题,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诊断质量,让基层医疗机构患者享受到中心医院的专业影像诊断服务。通过影像远程诊断系统将基层医院影像设备产生的影像数据上传至医共体影像云平台数据中心,上级医院影像诊断专家调阅相应的影像数据并出具诊断报告后,再由县级、基层医院打印报告。

4) 影像远程预约系统

基于医共体影像云平台建立影像远程预约系统,实现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基层医生通过首诊选出患疑难杂症或需手需要会诊检查诊断,实现转检查预约,绿色上转。基层首诊后需要上转并服从分级转诊指导的病人,由基层医生为病人预约影像检查。中转平台医院对需要上转的病人,病人就诊初始信息、健康档案信息及既往病史信息同步对上转医院医生开放。

5) 影像远程转检查系统

基于医共体影像云平台建立影像远程转检查系统,实现医共体区域内医疗机构影像检查互转,提高设备使用率,病人在区域内任何一家医院都预约到响应医院的检查号,预约成功缴费后,病人到对应医疗机构等候排队检查即可,结果在相应医疗机构可下载打印,实现区域内检查互转。

四、方案优势

1) 实现在医共体区域范围内的无胶化和对影像检查资源(包括人才资源、检查设备资源等)的合理配置和全面共享。

2) 联通区域医共体内部的医疗机构,实现医共体内上级医院的影像设备资源、诊断专家资源下沉,完成医共体范围内的医疗资源整合。

3) 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影像共享调阅,方便健康管理指导、远程移动医疗及科教等应用,构建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跨院联合医疗服务体系。


服务医院(top30)

发表评论期待您的独特见解

Q友评论Q友评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Q医疗立场